|
发表于 2009-3-4 15:08:33
|
显示全部楼层
UBOOT分为二部份, stage1,stage2, 狭义地理解, 可以认为, stage1是初始化硬件资源信息, stage2是做资源规划, 并传递给linux内核.
比方内存管理, stage1是定义内存物理地址的, stage2是定义内存逻辑地址的,诸如此类.
比较特别的地方是, 这盒子有二个物理网卡, 一个是ARM内部网卡(10/100M), 一个是外部网卡(10/100/1000M), 所以当stage2启动失败时, 得到的MAC地址, 是ARM内部网卡的.
而在WD中, stage1与stage2又与硬盘MBR表重叠.
所以最早一个偷懒的办法, 就是刷写resuce.img文件, 这个文件包含了250G硬盘的MBR,stage1,stage2
在原版的debian的教程中, 这三部份是一个个做的.
而debian与原版区别是, uboot传递启动区信息时, 前者是sda1, 后者是md1 |
|